——回答以人為本研究中的幾點疑問
黃楠森
防拷自從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以來,“以人為本”的提法受到廣泛關注。我想對其中幾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防拷“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否就是人本主義?
防拷有的同志對探討“以人為本”的來源和演變頗感興趣。這當然是一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對于正確理解和評價以人為本是有意義的,但更重要的是今天人們使用這個提法時如何理解。根據今天人們的用法,我認為以人為本指的是人們處理和解決一個問題時的態度、方式、方法,即指人們抱著以人為根本的態度、方式、方法來處理同題.而所謂根本就是最后的根據或最高的出發點與最后的落腳點。例如我們抱著以人為本的態度來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追求天人關系的和諧,也就是以人的根本利益為最后依歸,以是否符合人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最高準則。如此理解,“以人為本”與人本主義是一致的。
防拷這不是說以人為本與人本主義毫無區別。以人為本是一種態度、方式、方法,而人本主義是一種觀點、看法、理論.但這種區別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其內容則是一致的,以人為本的態度正是人本主義觀點的應用,人本主義是以人為本的根據。換句話說,以人為本正確與否取決于人本主義正確與否:那么,人本主義是否正確呢?這就涉及上世紀80年代那場關于人道主義的爭論,人本主義、人道主義、人文主義是Humanism在不同場合的漢譯,其共同點都是承認人是根本,人道即人的本質。人文即人的精神、人的精華。據我所知,自那場爭論以來20年過去了,理論界至今未達成共識.但要回避也不可?。匀藶楸緫B度的提出促使人們再一次思考那場爭論。
防拷能不能說“以人為本”思想是
防拷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理念?
防拷那場爭論探討的問題正是人道主義(人本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同題.或者說人道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問題。最近我曾發表過一篇短文專門談這個問題。我同意這樣的觀點:“對人道主義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而應有分析地具體對待。馬克思主義包括人道主義.但不等于或歸結為人遭主義?!币匀藶楸驹隈R克思主義中的地位與人道主義在馬克思主義中的地位應該說是一致的。因此,那種認為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的觀點。在我看來,就有點過分了?!叭恕笔窍鄬τ凇拔铩倍缘?,以人為本不同于以物為本。除此之外?!叭恕边€可以相對于“社會”而言,以人為本就不同于以社會為本。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是人本主義的.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是科學的社會主義,它把人類社會看成是客觀存在,具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反對把社會發展歸結為人的思想觀念的發展。換句話說,它是以社會為本。大家知道,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是社會的基本成分。人與社會不可分割,沒有人就沒有社會,而由于社會性是人的必要屬性,沒有社會也就沒有人。人與社會是相互依存的。在階級社會里,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不一定一致;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一致的。但人與社會畢竟有別,人是一個一個的人,社會是一個由人構成的有機整體,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也只能做到基本一致,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在不一致時,就有一個以人為本還是以社會為本的問題,即把個人利益還是社會利益擺到前面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當然是把社會利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到第一位,而不是把個人利益擺到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是社會本位主義而絕不是個人本位主義或人本主義.以人為本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
防拷不僅如此,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思想是其世界觀,即辯證的唯物主義.它是指導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思想方法.顯然不能以人本主義來取代辯證唯物主義的位置而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傊?,人本主義或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極其重要的基本觀點之一。但它不是惟一的基本觀點。也不是最高的基本觀點。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是它的第一個理論前提,社會本位主義即歷史唯物主義是它的第二個理論前提。
防拷以人為本與以民為本或以人民為本是否是同一的?能否以以民為本來代替以人為本呢?
防拷有一種觀點認為以人為本,也就是以民為本.或以人民為本.兩種提法是完全一致的。我認為從基本內容講,兩種提法確實是一致的,因為“民”是“人”的大多數,但“民”并不等同于“人”,不能以以民為本代替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比以民為本更寬泛?!懊瘛钡暮x在歷史上有變化,在古代,“民”是相對于“君”而言的.或者說是相對于統治者來說的,亦即被統治者。在今天,“民”是相對于領導著來說的,即民眾、人民群眾?!叭嗣瘛弊鳛閿橙说膶α⒄?則包括領導者??梢姟懊瘛?、“人民”都不能包括所有的人。至于“人”,則是相對于“物”來說的,包括所有的人。與以人為本相反的原則是以物為本。以人為本最初本來是為了反對以物為本的管理原則提出來的。因此,以人為本的提法有其確切的含義,不能用別的提法籠統地加以取代。提出并肯定以人為 本.同提出并肯定人道主義、人性、人權、人權的普遍性、人學等概念一樣是理論上的重大突破: 馬克思主義在其創立和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批判和反對過抽象人道主義、抽象人性論、抽象人權論.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這些觀點是違反科學的,唯物史觀正是在批判這些觀點的基礎上創立的。但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后來的發展中卻出現了另外一種偏向,即全盤否定人道主義、人性、人權等觀點和理論。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雙百方針”恢復了,人道主義、人性、人權的合理性也才逐漸得到承認。今天,以人為本的原則也逐漸得到了人們的承認.這是順理成章的。
防拷“以人為本”如何運用于各種不同領域?
防拷把“以人為本”運用于各個領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指導,而不是把以人為本看成最高指導原則。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當今一切社會生活和工作的最高指導思想。它是一個思想體系。其中當然包括以人為本.但以人為本的作用是有一定條件的.不能把馬克思主義歸結為人本主義,從而把以人為本看做最高原則。馬克思主義中的人本主義已不是原來的抽象人本主義,而是經過馬克思主義改造過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人本主義。
防拷2.必須正確理解以人為本。不能把它理解為以個人為本.尤其不能理解為以我為本。以人為本中的人當然要落實到個人,離開了個人還有什么人?但人是相對于物來說的,不是相對于社會來說的。所以,這個“人”不是一個人,而是許多人,甚至是每一個人.即全人類。如果把這個“人”理解為一個人,即我自己,那么,人本主義便成了個人本位主義.即個人中心主義或個人主義,從而與社會本位主義或社會中心主義對立起來了。甚至變成了自我中心主義或唯我主義。一個社會中,人人都是中心,每一個人不但不關照他人和社會.而且按照自己需要要求于社會,那就只能天下大亂了。
防拷3.以人為本對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普遍有效,但其具體表現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它必須同各個領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據我所知,以人為本作為企業管理原則在我國最初是由外資企業提出來的。其具體內容.第一是以企業的全體員工為本;其次是以服務對象為本;第三是以全人類為本。顯然,這并不是外資企業的最高原則,它的最高原則是獲取最大利潤.以人為本實際上是一種手段。這表明以人為本原則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企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虛偽性。但在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中,情況就不同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企業也要賺錢,賺錢也是越多越好。但賺錢的結果最終獲利的仍是人民或社會。因此,公有制企業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比私有制企業真實徹底。當然,這也不是說,以人為本是公有制企業的最高指導原則,最高指導原則仍是馬克思主義。
防拷總之,《決定》把“以人為本”視作科學發展觀的一個主要因素,貫穿于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這是具有深刻意義的。應該同各個部門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加以具體地貫徹。
防拷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哲學系
防拷(摘自2004年3月1日<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