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出版隨感
張全新
一
當讀者出版集團、甘肅人民出版社副總編輯黨晨飛把我和田佐送到樓下時,一抹陽光穿過云層照在讀者集團院內,仿佛把無限的春光都綻放在我們眼前:院內一片桃花像粉紅的玉,晶瑩剔透,煞是好看;花壇中迎春花婆娑起舞,流瀉出燦燦的金黃;樓旁墻角丁香花一簇簇,一蓬蓬搖曳著,淡淡的幽香,撲面而來,直撞心懷?!峨]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即將付印出版了,出版社給它以比較高的評價。我們與黨總編一起討論了本書的價值、意義以及對秦文化研究的啟迪,討論了本書的的裝幀、開本、印數等等,再一次斟酌了書名,最后確定為《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我深知這是一本就像眼前的桃花、迎春花、丁香花一樣來自民間的非常樸實的書,一本原汁原味充滿鄉土氣息的書,一本立足民俗事象整理、傳承秦文化的書,一本宣傳、推介隴南市文化和旅游產業的書。
我學的是中文,少時還算勤奮,讀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著,尤其是歐美文學,同時也在人生舞臺的角色更替中派上了用場。在教書生涯中,講授了十多年的外國文學課程,編寫出版了幾部教材,發表了幾十篇論文,有些論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復印,有些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但是搞民俗資料調查還是第一次。盡管過去在撰寫論文《德伯家的苔絲——充滿魅力的詩化小說》時,對哈代在書中描寫民俗現象和人物命運變化的對應關系做過詳盡的統計和研究,也深知民俗的價值以及在小說中,在人生中的審美意義,但對搞秦文化民俗資料調查還是吃不準。起初,我心中忐忑不安,認真閱讀了初稿后對民俗的分類、流變以及民俗事象與秦文化的關聯度等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同時又為這么多人參與此書的調查整理所感動,因此我也在批評討論中參與了,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
在隴南市政協工作中,我分管文史資料和學習委員會,又與編書出書結下了緣分,在文史委兩位同事的努力下,短短五年時間出版發行了十多本書。2010年3月,省政協黃選平主席在隴南調研時高度評價了隴南市政協文史委的工作;8月,在嘉峪關召開的西北十二省政協文史工作經驗交流會暨甘肅省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上,隴南市政協文史委被安排第一個作了先進經驗交流的大會發言。面對成績,仔細想想,這一切皆源于我們有一個好班長,他就是隴南市政協主席邱正保同志。邱主席志存高遠,求真務實,一絲不茍,對文史委工作更是高看一眼,厚愛一分。他安排部署工作注重前瞻性、實效性和客觀性,并不時鼓勵我們,讓我們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按時完成任務。在他領導下工作,我深切的體會是人踏實,有信心,能干事,效率高。邱主席詳細審閱了書稿,又為本書撰寫了前言,《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就是在他的直接關心下出版的。
二
剛上大學時,為了奪回失去的時間,為了彌補知識的缺陷,作為班長的我,特意坐在第一排,恨不能把老師所講的一切全部記在心中。學習先秦文學,為了突破文字關,我背誦了《詩經》的很多名篇,背誦了先秦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背誦了《離騷》和《楚辭》,甚至把所有注釋以及余冠英先生的《楚辭今譯》都背誦了。說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兒時讀書的一段往事。記得“文革”初期,父親被下放到當時的武都縣魚龍公社勞動改造。假期里,我跟隨哥哥、姐姐先坐車到安化,然后步行十幾公里,翻越米倉山去看望他。每當夜幕降臨,父親就給我們講《左傳》、《戰國策》、《東周列國志》和元明話本里的故事,一方面增加我們的知識,一方面借以打發漫長的黑夜。望著屋內掛在墻上跳動著的油燈燈花,或者看著窗外漫天飛舞的螢火蟲,我就期盼著自己將來能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像父親一樣每天都能講很多故事。懵懂中的我除感覺父親記憶超常,讓人敬佩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些出神入化的人物、神秘莫測的命運和離奇曲折的情節。有時,望著黑魆魆的山野,我盡情地傻想著,身邊的事物好像都有了生命,仿佛自己也融入那些故事情節中,成為某個角色,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想象令兒時的我其樂無窮。有時我想假如長大后有機會能上大學,一定要看很多很多的書,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最好能寫書當作家。在隨后成長的歲月里,我曾多次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下保爾•柯察金(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名言:“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以此來激勵自己。那時父親床頭靠墻放著的一個大木箱子,它牽動了我的神經,因為偶爾發現里面裝有很多書籍。神秘感覺驅使我多次偷偷拿出來一兩本書來閱讀。我最愛不釋手的是一本1952年由上海春明出版社出版的《新名詞辭典》,里面介紹了很多歷史事件和古今人物,我一看就是大半天。高考恢復后,沒有教材,我曾經用它做資料來復習政治、歷史和地理。這本書至今還珍藏在我的書房里。有一天早晨去砍柴,我從父親的大木箱里竊得一本叫《水滸》的書,居然看懂了情節,史進、魯智深、林沖等英雄進入了我的腦海,并且一口氣閱讀了十多回?!读纸填^風雪山神廟,陸虞候火燒草料場》里:“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濒~龍經常下雪,如此對風雪的描寫既使我身臨其境,也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同時英雄們扶危濟困,除暴安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肝義膽,也在我心中豎立起一面正義的旗子。后來,我給高三帶語文時,講授到這一回,兒時的記憶使我十分投入,聲情并茂,情景交融,學生們都很受感動。就是為了看《水滸》,直到太陽落山,我才背起砍好的柴,在暮色蒼茫中踏上了回家的山間小路?,F在想想,盡管當時囫圇吞棗地讀了些書,還有好多書因為識字太少讀不懂,但是這一段苦澀的記憶卻把一種情感,一種知識傳承的力量蘊蓄在心間。上了大學讀中文系之后,我特別注意識字辯詞,特別注意彌補先天不足,為此還特意買了《說文解字》、《古代漢語字典》、《難查字字典》等工具書。我明白初中、高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勞動中度過的,插隊又是一段蹉跎歲月的時光,唯有笨鳥先飛,刻苦努力,才能趕上那些按部就班考入大學的同學們。給我們代先秦文學課的老師是李吉白,湖南人,五十年代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他講課幾乎不用書本,背一句,講一句,因為他把所有要教授的內容全部裝在心里了,同時也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就是學習先秦文學必須博聞強記,必須下功夫。當時我真切地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記得先秦文學課的考試更是特別,大約二十天前李老師就明確告訴我們,期中考試只考一道題:默寫屈原的《離騷》。同學們老老實實背誦、默寫,狠下了一番功夫,全班都考得很好,平均在90分以上(當時的學生幾乎沒有作弊或偷看現象等行為,同學們大都以此為恥辱),很多學生由此對先秦文學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時至今日那些與大秦帝國興盛衰亡有關的散文、賦論,像李斯的《諫逐客書》、賈誼的《過秦論》、杜牧的《阿房宮賦》、蘇洵的《六國論》等等,排比句接踵連翩,對偶句交相疊出,我現在都能背誦幾段。背誦時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禁不住手舞足蹈,仿佛自己也有縱橫家的氣勢了。那時也不知自己出生的隴南就是秦人的發祥地和秦人成長的搖籃,只是深切感受到先秦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和磅礴氣勢。龍飛鳳舞,青銅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漢浪漫主義,魏晉風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韻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藝思潮等等,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美的歷程和輝煌篇章深深地熏陶著我、感染著我、打動著我。多少年過去了,那個時代、那些老師、那些所經歷和所學的東西,令我記憶猶新。
現在整理《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回憶起過去時光,仔細想想,大學所接觸的那些難忘的東西其實全部是“陽春白雪”,全部是傳承數千年的古代文學和經典文論,全部屬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雅文化。雅文化是指精致、規范和具有典范性的文化。它集中體現著文化固有的性質和功能,往往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一定歷史階段文化發展水平的標志。所謂雅文化就是在一定時期,由官方和士人提倡,一般有文字承載,編入典籍,通過“傳道授業解惑”而代代相傳的正統文化。文化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文化沉淀在每一個人的血液里,但是文化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里所獲得的一切能力與習慣。文化既是中國古已有之的概念,又是一個在近代吸收了外來意識,賦予了新的涵義的詞匯。
迄今為止,國內外關于文化的定義已不下數百種,但是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兩種。所謂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勞動創造成果的總和,凡是超越本能的、人類有意識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活動都屬于廣義的文化;所謂狹義文化是指與特定的民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相適應,以語言為符號傳播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敘述到這些枯燥的定義,我突然想起臺灣著名學者龍應臺說過的一段話,這是一段形象精辟而又耐人尋味的話:“什么是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樹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如果他在會議、教室、電視屏幕的公共領域里大談民主人權和勞工權益,在自己家的私人領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他對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禮相待嗎?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原則、規范,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他怎么樣?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敝祆湓娫疲骸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饼垜_先生的敘述猶如源頭活水使我豁然開朗:文化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在特定的地理、歷史、經濟、政治條件下所塑造而成的社會素養和個人修養。過去的農民不吃牛肉,因為對他而言,牛不是家畜禽獸而是一個事業的合伙人。漁民在餐桌上不讓孩子翻魚,因為在家里吃魚,神靈就在天上看著,不能冒任何即使只是想像中可能出現的顛覆的危險!這里有情感也有禁忌,既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又是活生生的民俗文化。我在這里所說的雅文化也好和下面著重要講的俗文化也罷主要限于狹義文化。
《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是一部記述和傳承地方民俗的專著,它屬于俗文化。其實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大體上也就包含雅文化和俗文化兩大部分。所謂俗文化是指民間大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區域中集聚的人們所創造、所共享、所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質的和精神的文化現象。俗文化具有普遍性、傳承性和變異性的特點。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體遵從的、反復演示的、不斷實行的,所以具有增強民族認同感,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抖Y記•王制》云:“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里說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一番調查研究。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搜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間流傳的民歌。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風俗習慣,包含著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對研究我國古代民俗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此,孔子對像《詩經》這樣的“俗文化”的評價是:“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又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敝骷页乩蛘f:“什么是俗?人和谷子在一起就是俗。什么是俗世?生老病死,五谷雜糧就是俗世;滾滾紅塵,蕓蕓眾生就是俗世。文學在俗世之中摸爬滾打,用文字捏造、提煉出一些形象來,讓人歡喜讓人憂。由此,文學就是俗的藝術俗的物了。尤其是小說,從它古今中外的老祖宗那里開始,它就是社會生活的寫照,《金瓶梅》是,《紅樓夢》也是;托爾斯泰是,??思{也是。小說的形式可以陽春白雪,詩詞的形式更可以陽春白雪,作者的姿態也可以陽春白雪,甚至赤身裸體地寫作的作家也大有人在。但是,與外在的一切形式和姿態都無關的是:文學就是俗世的藝術。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文學常識。而“雅”呢,則是一種藝術欣賞的客觀發生。所謂大俗即大雅,所謂雅就是俗,俗就是雅?!蔽膶W是俗文化,文學的源泉——生活更是俗文化。俗文化是民間的一種自發的文化形態,也就是民俗事象,就是在一定時期流傳于廣大人民群眾中的,一般表現為無文字承載的文化事象。俗文化絕大多數根植于民間,流行在田間地頭、街坊鄰里之間,十分適合廣大人民群眾的認知方式和審美習慣,接觸起來有一種親切感。
比如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春種、夏鋤、秋收、冬藏等典型農耕文化的代表。北方的“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等等諺語,都是千百年來農民遵守的農耕作業習慣。直至今天的老農們根本就不看陽歷日歷,腦子里記著的是一本活生生的古老的陰歷或者叫做農歷的二十四節氣,并嚴格按照這個來種莊稼的。
比如說孔子時代,仲春時節,令男女相會,“奔者不禁”?!对娊洝返臅r代是多么的開放!現代漢語“青春”的“春”字不就是古代“思春”、“鬧春”的青年兩性文化里“春”的民俗含義嗎?古代禮教中的雅文化也非常尊重傳統的民俗,人們劃出一個特定的仲春時節,讓青年男女用來談情說愛,談婚論嫁。直到種莊稼以后,就沒有時間了,人們就都得男耕女織忙農活了。所以仲春時節讓男女相會,還可以幽會、私會,“奔者不禁”。
比如說祖先要繁衍后代,于是從兩性民俗文化中出現了人生儀禮的民俗,包括育兒習俗和誕生禮,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三朝”、“滿月”、“命名”、“百歲”、“抓周”、“掛鎖”等等儀禮都要度過。由于人類自身的繁衍,在兩性文化的習俗中,還出現了成人禮、結婚禮、壽誕禮、喪葬禮等等?;槎Y和喪禮成為人生中的最大的兩個儀禮,俗話又叫做紅白大事。再比如說“后羿射日”的神話,許多少數民族也在講,講本民族古代的大英雄射日的傳說,人們就這樣幾千年、上萬年地以口頭的方式流傳下來,用以表達在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戰勝種種自然災害的愿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再比如說無論當今多么現代化,人們即使走南闖北,熙來攘往,干事創業,或傾家蕩產,或碩果累累,但是每一個人也必須回家,每年也必須回故鄉過春節,回家成為人們的美好愿望,每一個人都希望回到這個原始時期就有的家族群體。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化曾經想打碎這個小家庭,改造小農經濟,但是家族群體是永遠打不碎的文化根基。人與生俱來的文化基礎決定了生活是以家族為最基本的群體,從家族群體再產生出族群社會。由小的族群形成更大的族群,繁衍成為民族,進而成為國家?!半u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這日暮人歸的圖景,在初民那里原本是極其普通的回家。為什么,數千年來不斷地打動著人們的心靈?今日讀來,猶使人在沉醉中挾有綿綿的心疼!那不是夢幻,而是一種真實的存在,一種引申的文化原型,是對詩意生活的向往,是對失去精神家園的追尋?!皻w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碧諟Y明歸隱之途不也是為自己動蕩不安的心靈尋覓最后的精神家園嗎?俗的簡單的回家到形而上的人的詩意的棲居,不就是由俗到雅的演變歷程嗎?現代人類應該知道所有現代文化都是建立在俗文化的根基上的,要懂得俗文化的產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俗文化和我們今天的現代文化并不是兩種性質的文化,它們具有同樣的性質,都是附著在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日,信仰娛樂等等,都是俗文化,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生活在俗文化之中。眾所周知,俗文化與雅文化是互相對應的。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歷史長河中,俗文化是雅文化的深厚源泉,雅文化是對俗文化的提煉與升華,同時又對俗文化起到引導、規范和約束等的作用。雅文化與俗文化歷來是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互相吸納,共同發展與傳承的。只是在過去雅文化因為受官方和士人階層的重視、支持與傳播,得以以文獻和經典的形式傳承,具有正統的地位,而俗文化則因為多以民間口頭與行為方式流傳,往往被官方視為末流和低俗,不被官方和士人看重罷了。雖然俗文化在形式和表現上與雅文化有文野雅俗之分,但是在反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民族特點上,俗文化較之于雅文化,則更具體、更生動、更深刻。雖然俗文化在未經雕琢之前,難登大雅之堂。但俗文化卻是一塊璞玉,它以質樸無華的形態,反映了民間的生活情趣和社會現實?!吧畼溟L青”(歌德語),俗文化猶如生命之樹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俗文化是“非物質文化”最重要的基礎部分,是傳統文化的主要根基。民俗作為體現和反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特點的一種文化形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民俗事象囊括了天地人事、陰陽五行、農牧工商、飲食服飾、居住出行、家庭倫理、婚姻嫁娶、生老病死、禮儀節慶、信仰禁忌、鄉俗游藝、方言土語等等?!峨]南秦文化民俗資料》是產生、流傳于隴南市禮縣、西和縣的民俗。它既是禮縣、西和縣人民數千年來生產、生活經驗的記錄和總結,又有不少是源于神話傳說中的炎黃文化、伏羲文化,或源于周人先祖,特別是秦人先祖的文化。比如屬于精神民俗和社會民俗中的信仰、禁忌、倫理、禮儀、節慶、祭祀、婚姻、喪葬等,有的源于神話傳說,有的源于民族淵源,有的源于神靈崇拜,更多的則是源于先秦、秦漢之后的儒家之說、道家之說、佛家之說以及其他各種宗教流派。
《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分為農耕、歲時、飲食、服飾、婚俗、葬俗、禮俗、民居、民間工藝、民間文藝、民間說唱、口頭文學、民間崇拜等十三類,另附禮縣醫學方言一篇,共計50 余萬字。幾乎涵蓋了隴南市禮縣、西和縣民俗事象的大部分。為了使讀者在閱讀時對雜蕪繁多的民俗事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尤其能夠與秦文化聯系起來進行思考,我們增加了田佐的《西漢水上游地區民俗概說》一文;我們之所以選擇秦早期都邑所在地的禮縣東部和西和縣東北部地區;秦文化與氐羌文化接壤地區的禮縣南部和西和縣西南部地區作為重點調查區域,而沒有在隴南市一區八縣全面鋪開調查,就是試圖集中力量一方面比較典型地反映秦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比較深遠地反映秦文化和氐羌文化的融合及其形成的深遠歷史背景,以突出隴南秦文化民俗的鮮明地域性、民族性和群體性特點。
《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的特點就在于俗,它的俗主要來于民間、村落,原汁原味,主要是通過整理民俗事象的細節和過程來表現、展示秦文化在西漢水流域是如何傳承的。我們期待民俗傳承能給隴南秦文化研究帶來啟示和幫助,能夠實實在在地起到宣傳和推介隴南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的作用。
這次,我們還邀請了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國內著名的先秦文學專家趙逵夫先生為本書作序。趙教授雖已年近七十,研究課題很多,但他精神矍鑠,思維慎密,風趣健談。知識使他充滿了智慧,充滿了魅力。趙教授十分關心地方文化事業的發展,再忙再累也答應為本書寫序,其學者風范令我們感動。趙教授充分肯定了《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的價值,認為隴南的秦文化是很值得認真挖掘、整理的;可以借民俗資料了解到史料上沒有的東西,或者解決一些學術上的疑難問題;也為以后的理論研究提供了基礎性資料,但同時又十分坦誠地提出了中肯的批評建議。多年以后與他交談,更讓人感覺親切,使人受益匪淺。我在武都一中讀高中時,趙老師代語文課。盡管那是一個人妖顛倒、知識無用的時代,但是趙老師教學卻非常嚴謹,以后還編寫過《易錯易混字》等小冊子,以武都一中語文教研組的名義印發給學生。好多年以后,那本小冊子仍在使用,我在武都一中任教語文課時還參考過它。我至今還記得在灰崖子勞動的間隙,向他請教曹雪芹《紅樓夢》開篇第一回里五言絕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時的情景:他以濃重的鄉音復述了這一首詩,并說從這首詩里能品味出怎樣一個曹雪芹呢?一個洞悉社會,冷眼看世界的曹雪芹,一個懷著經天緯地之才卻被黑暗現實埋沒的曹雪芹。曹雪芹是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紅樓夢》是他“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钡漠a物。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深刻的見解令我至今難忘,也使我耐著性子看完了一本內部做批判用而發行的《紅樓夢研究論文集》,從書中認識了像俞平伯、何其芳、馮其庸等好多老紅學派專家。那時,趙老師似乎就已經預料到陰霾必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堅信知識永遠是無價的。他在上課、勞動之余,通宵達旦搞研究,然后挑選幾個字寫得好的學生經常為他謄寫資料。兩年下來,那一沓沓、一摞摞資料堆滿了狹小的辦公室,所以大家都知道趙老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從內心里對他充滿了無限的敬仰。
三
2007年以前,我去過禮縣三次,并且都是在上一世紀八、九十年代;后來,每年去禮縣五、六次,每一次面對高天厚土,在發思古之幽情之后,一種敦厚、深沉、神秘、蒼茫交織在一起的感覺總要襲上心頭,久久不能擺脫,甚至,每當車行駛在大堡子山下的那幾個彎道時,就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方向感,須努力辨認才會明白東西南北。2008年初春,縣上領導拜托我寫點東西,我自感能力和知名度都不夠,就邀請了《飛天》主編馬青山、社科院文學所所長馬步升、《黨的建設》編輯部主任王東、《甘肅日報》記者徐愛龍和女作家向春等來完成此項任務。我打電話給老同學馬青山,他欣然允諾,第二天就組織了五、六個人來禮縣。參觀大堡子山時,山上的積雪還沒有消融,撲面而來的春風中夾雜著幾分寒意,突然一聲干吼的秦腔,帶著幾分蒼涼劃過了天穹。一個男子行走在田埂上,邊走邊唱。女作家向春說:“真是隴上秦之地,秦之聲呀!昨天路過禮縣的好幾個村子,到處都能聽到秦腔?!钡谌?,他們返回,隨后他們每人寫的文章都見諸于報刊。他們為我盡了朋友之誼,為秦皇故里盡了綿薄之力。2011年元月,參加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我寫的大會發言和提交的提案就是《以隴南市禮縣“秦文化”為依托,打造“秦皇故里”甘肅旅游文化的新名片》,得到了許多文化、教育界委員的認同,他們紛紛提筆署名,提案紙都沒地方簽名了?!峨]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就是在甘肅秦文化博物館在禮縣落成,甘肅秦文化研究會在禮縣成立之前推出的一部作品。禮縣縣委、政府在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非常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盡管禮縣屬于國列貧困縣,自身財政很困難,但是領導者的眼光卻既務實又超前,關注民生,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很大,他們已經為打造“秦皇故里”,宣傳秦文化傾注了心血,做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
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秦風》淋漓盡致地描寫了秦先祖的早期生活習俗和文治武功。史載秦人有四大陵園——西垂陵園、雍城陵園、芷陽陵園、始皇陵園。后三座陵園先后在陜西發現確認,唯獨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究竟在何處,長期未有定論。2002年9月3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條重要消息,《甘肅——秦始皇第一祖陵認定》:“經過8年多時間的發掘和研究論證,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古墓群日前被專家一致認定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園——西垂陵園。禮縣也被認定是中國古代重要史書《史記》所記載的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地?!敝链?,考古學和先秦歷史學上的兩大謎團終于大白于世。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位于嘉陵江水系一級支流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秦州區、西和縣,西接宕昌、岷縣,南連武都區,北與武山、甘谷縣接壤。全縣總面積4300平方公里,人口52萬。歷史上,這里因其氣候溫潤、水豐草茂、物產富庶、亦農亦牧,一直是早期人類活動、發展的重要區域。禮縣古稱西垂、西犬丘,是秦人最早的都邑所在地。秦人從這里出發,圖精勵志數百年,“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保ㄙZ誼《過秦論》),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第一個封建帝國,從此將中國歷史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秦人對于中國歷史的影響甚為深遠,就連西方對中國人的稱呼也是“秦人”。英語china,據說也來自于秦的對譯。中國古代史所謂的秦朝,一般是指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期間的秦王朝,僅僅只有十五年的歷史。然而,從一個古老的部落氏族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統一的帝國,秦人的歷史可謂十分悠久。
據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載(本節所引皆出自《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鼻氐南茸孀钤缈梢宰匪莸絺髡f中的女修。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秦部族的圖騰是“玄鳥”(燕子)。和殷人一樣,秦人的先祖最初活動在我國的東方(現在的山東一帶)。從大業開始,秦人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按髽I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币驗閰f助禹治水有功,大費受到舜的嘉獎?!澳似拗π罩衽?。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大業的兒子大費即柏翳)。舜賜姓嬴氏,”秦人才開始有了姓。夏王朝建立之前,嬴氏部族已經和中原地區的部族有所接觸。由于和商部族的祖先為近族,嬴氏部族和商部族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夏朝末年,嬴氏部族參加了商滅夏的戰爭?!百M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于鳴條?!鄙掏醭⒁院?,嬴氏部族不僅在政治上受到極大的重視,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最后終于成為諸侯?!按罅O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痹谏坛┠?,嬴氏部族依然堅定地維護紂王的統治?!捌湫O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中衍的玄孫名叫中潏,他隨商王武乙西征戎狄,入戎狄腹地“犬丘”,即今西漢水流域,保衛著殷西部邊境的安全。從此“犬丘”成為秦嬴世族的發祥地。中潏成為西垂秦人的奠基人。這里的“西垂”和下述“非子居犬丘”的“犬丘”,就是位于今天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東部和西和縣東北部一帶的區域?!爸袧埳懔?。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并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于霍太山?!敝袧埖膬鹤域懔?,孫子惡來都是憑借才能力氣事奉殷紂王而死的。周人滅商以后,嬴氏部族隨之也變成了周朝的奴隸,一度受到周王室的打擊、冷落。直至周孝王時,嬴氏部族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惡來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薄胺亲泳尤?,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馬大蕃息?!敝苄⑼鯇Ψ亲拥谋憩F比較滿意,他發布命令:“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后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薄耙刂?,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敝苄⑼醢岩粋€叫“秦”的地方賜給非子作為附庸,并且允許他在此興建城市。從此,嬴氏部族大約已有數萬人眾,開始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為秦人登上政治舞臺奠定了基礎。隨著西周王朝統治的衰落,周圍的一些方國也開始加強了對周王室的反抗和進攻,其中對周王室威脅最大的是玁狁為首的戎狄部落。他們在關中地區搶掠,甚至經常威脅到國都的安全。因為戎狄的侵擾,周王室不得不向秦嬴求救,因此嬴氏部族地位再一次得到提高?!扒刭睾?。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秦仲立三年,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比欢?,秦仲討伐西戎的戰事并不順利?!扒刂倭⒍?,死於戎?!鼻刂偎篮?,周宣王又召秦仲的長子莊公兄弟五人,繼續征伐西戎,并派遣周王室的七千兵馬作為援軍。此次戰役,西戎敗北,犬丘收復。周宣王封莊公為西垂大夫,“復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駱地犬丘并有之?!比饛蜌w嬴氏部族后,以西犬丘稱之。莊公居西犬丘,所轄大駱故地犬丘及非子的秦地。莊公在位四十四年,是秦人在政治舞臺上重要的轉折點,為秦人建國立業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此后,嬴氏部族更加賣力地與戎族作戰。莊公的長子世父發誓:“戎殺我大父仲,我非殺戎王則不敢入邑?!彼鲃訉⑻拥奈蛔幼尳o弟弟襄公,自己帶兵討伐西戎。然而,戰績并不理想?!跋骞?,戎圍犬丘,世父擊之,為戎人所虜。歲馀,復歸世父?!边@時,一方面,為了應對戎狄的入侵,“襄公元年,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苯枰苑只秩?;另一方面,遷都汧邑。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八年),戎狄大舉進攻,周幽王號召諸侯救援,但是無人響應?!拔魅秩峙c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敝挥星叵骞时仍?,作戰甚力,勤王有功。幽王死后,平王即位。為了躲避戎狄的鋒芒,平王決定將國都遷往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在遷都過程中,秦襄公又率領軍隊參加了護送。因此,周平王就正式封秦襄公為諸侯,并且將“岐以西”的土地賜給他。然而,當時周平王分封給秦襄公的土地其實已經脫離周的有效控制?!叭譄o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鼻叵骞⑹男е抑芡跏?,經過多年奮戰,收回了岐、豐之地。從此秦的政治地位也從西垂大夫一躍而上升為諸侯,秦襄公在西犬丘開始正式立國建政,建立了秦國。作為周天子加封的諸侯國,秦國可以“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鼻叵骞乔厝说牧?,他以西犬丘為都邑,建西垂宮,筑城設祠,建章定制,創立西畤,祭祀天帝。西垂于是成為秦國第一個都邑。然而,秦國面臨的生存環境卻異常險惡。在秦的封疆內,幾乎布滿了戎狄?!拔墓?,居西垂宮。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獲為諸侯?!瞬肪又?,占曰吉,即營邑之。十年,初為鄜畤,用三牢。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蔽墓^承王位后,繼續對戎作戰,占領了陜西歧山地區,完全結束了游牧生活,開始了農耕生活,社會制度也隨之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這就是秦人、秦族、秦國歷史的開端。由此可知,秦人的發展壯大始終都未擺脫隴南市禮縣的“西垂、西犬丘”這一中心和根據地。西垂、西犬丘是秦人永遠堅守的精神家園。
史學家秦衛中先生認為:秦人在甘肅西犬丘繁衍、發展的時間非常長,歷經夏、商、周三代;雖然后來秦人志在中原,傾力與列強周旋,但西犬丘仍是其腹地,一直在秦人控制之下。秦文化既含華夏文明的基因,又包容了戎族文化的優秀成分,因此有較強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王若冰在他的文化散文《尋找大秦帝國》中說:“秦人在大堡子山附近生活的時代,就是在生與死的刀刃上錘煉筋骨的時期。在強大的戎狄和沉重的精神壓力下,秦人度日如年地求生,并且學會了用殘忍制造死亡,用冷靜面對死亡,用仇恨將死亡推向極致。這一切,就讓他們的筋骨更加堅強,更加強壯。堅強到可以讓敵人血流成河,尸橫遍野,讓秦人的黑色大旗在東方六國大地上任意飛揚。一根骨頭堅強起來的時候,一個再矮小的人,也就高大起來了。一群骨頭堅強起來,一個民族的脊梁就會高聳起來?!弊V徐湎壬凇肚匚鞔沽陞^》一書中指出:“西垂地區是秦嬴成長、壯大的搖籃。秦嬴以辛勤的勞動開發、富庶了這片土地,也為保衛、收復它付出過血的代價。通過與周邊方國、部落的長期交往、溝通、沖突和融合,秦嬴不僅吸收了異族文化的優秀成分,而且鍛煉、培育了族體堅忍不拔的英武氣質。秦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功利性和開拓性,就是在西垂地區孕育成熟的。一部東周史,由秦國升封為諸侯而開篇,又由秦國統一九州而掩卷,成功這一偉業的基石,早在西垂時代即以奠定?!?SPAN lang=EN-US>
大堡子山位于禮縣永興川最西端的西漢水北岸,永興、永坪二鄉的交界處,西距縣城約12公里,因其西端高處有一清代修筑的土堡子而得名。它的北面是一片廣漠的峁塬,由北而南的固城河沿其西麓山腳注入西漢水,大堡子山正在二水所形成的夾角處。在被歲月積塵覆蓋了2700年之后,海內外為之轟動,史學界為之震驚的秦西垂陵園就高高地坐落在山南麓向陽的一片緩坡上。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有人在農閑時挖“龍骨”(據說挖出的化石“龍骨”可以治?。?,使一些古墓葬在無意間被發現,一些文物販子聞風而至,致使盜墓之風迅速蔓延。1993年前后,大堡子山古墓被盜掘,幾座大墓和許多中、小型墓葬基本被洗劫一空。不久,很多文物陸續出現在紐約、倫敦、巴黎、神戶和香港、臺北等地。在嚴重的盜墓事件發生后,各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在嚴厲打擊文物走私活動的同時,國家撥出???,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禮縣博物館,對大堡子山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和清理。共探明有“中”字型大墓四座,“瓦刀”形車馬坑三座,中小型墓葬200座以上,重點清理發掘了三座大型墓葬和九座小型墓葬,共清理各類文物100余件。1998年春,又有幾座古墓被盜,禮縣縣委、政府在請示上級主管部門后,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指導下,由禮縣博物館對大堡子山對面,西漢水南岸的趙坪村圓頂山部分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和清理。共清理了三座貴族墓和一座車馬坑,出土各類文物162件。經初步判斷,圓頂山北坡是一片范圍較廣、跨時間較長的秦國墓地,并且皆為貴族墓葬。該墓葬的發現為證實大堡子山古墓葬就是秦西垂陵園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其類似的墓葬形制和地理特征也說明,這里就是千百年來人們苦苦探尋的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也就是西周時期周王朝“西垂”的中心區域,秦都邑“西犬丘”及宮殿“西垂宮”就在陵園附近,它不但確定了隴南市禮縣是秦人的發祥地、秦文化的源頭、秦人統一中國的根據地,同時也證實了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記》附《秦記》記載“襄公、文公均葬西垂”的準確無誤。
秦公陵園西垂陵區的成功發掘引起了史學界、考古界的巨大轟動。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專家李學勤先生稱:“這一發現填補了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北京大學考古系主任高崇文教授指出:“這是對早期秦文化考古具有突破性的重大發現,這一發現必將揭開早期秦都城遺址之謎?!蔽鞅贝髮W考古系教授袁仲一稱:“西垂陵園的發現,填補了秦陵園發展史上的空白,使從春秋初年至秦王朝時的秦公帝王陵園,成為一個完整的系列?!眹也┪镳^信立翔教授說:“大堡子山遺址較之陜西發現的雍城陵、芷陽陵、始皇陵相比為時間最早的,它的出土雖然在規模和文物觀賞性上無法和其他三個陵墓相比,但填補了中國和世界歷史上對秦早期研究的一塊空白,研究和史料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并且在出土的文物上也可以進一步看到早期的祭祀形式繼而對當時禮樂和祭祀制度展開研究,從而解開從西周到秦早期的研究空白的難題?!眹也┪镳^梁云博士說:“禮縣境內荒涼的山溝里蘊藏了無與倫比的文化遺產?!标兾魑奈锟脊潘彼L曹瑋說:“本世紀甘肅文物考古有兩大發現,一是敦煌藏經洞,二是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授王建新說:“這一發現可以與秦兵馬俑、長城相媲美”。專家們一致認為,秦西垂陵園的發掘,對研究先秦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冶金、鑄造、禮制、陵寢制度等方面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隴南市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的發掘,因其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各大媒體都播報了這一重要新聞。2011年,隴南市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保護項目列入國家“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建設的重點項目。
四
著名詩人艾青在他膾炙人口的名詩《我愛這土地》中吟唱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那熾熱、真摯的愛國情懷,給人們留下了不盡的余韻。作為隴南人,在《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出版之際,我也禁不住要歌頌隴南,祝福隴南,以寄托對家鄉的一片深情。
隴南經歷過5.12特大地震,8.12暴洪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特別是深圳人民的援助下,已經全面完成了災后重建任務。一個創造了人間奇跡,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嶄新的隴南已經屹立在世人面前。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性改觀,隨著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發展,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渴望,隴南市委、市政府描繪的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就一定能夠實現,隴南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隴南是一顆鑲嵌在祖國腹地的璀璨明珠,是一部承載著數千年滄桑的歷史畫卷,是一方充滿希望和生機的熱土。隴南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物華天寶,特色鮮明。
隴南市位于甘肅東南邊陲,是全省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東連陜西,南通四川,北鄰天水,西靠甘南和定西,為甘肅南下東出之要沖,自古就有“秦隴鎖鑰、川蜀門戶”的美稱。隴南市轄武都區和宕昌、西和、禮縣、文縣、康縣、成縣、徽縣、兩當一區八縣,總面積2.7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80萬。
隴南地貌獨特,資源豐富。隴南市地處秦巴山區、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匯區域,整個地形西北高東南低。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分別從東西兩方伸入全境,形成了崇山峻嶺與峽谷盆地相間的復雜地形。長江支流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和嘉陵江等水系從境內蜿蜒流過。隴南市不僅是黃河、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而且因為身處秦嶺南麓是中國南北方氣候過渡的分界帶。全市氣候橫向分布為北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三大類型;縱向分布由于受山脈的走向、山勢的高度等地形因素的影響呈立體氣候。得天獨厚的地貌特征和氣候條件營造了地球同一緯度最適宜物種生長的美好家園。白水江、小隴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武都裕河、康縣龍神溝、成縣雞峰山、禮縣香山、文縣尖山、兩當黑河與靈官峽等七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像顆顆熠熠生輝的綠色寶石,在隴南大地閃耀著璀璨的光芒,被戴上“生物資源庫”、“天然物種基因庫”的桂冠,享有“植物王國”、“動物天堂”的美譽。隴南市生物資源繁多,有林地面積2400萬畝,自然生長的高等植物多達2500多種,樹種有1300多種,其中經濟樹種有400多種,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有54種?;始覉@林頤和園萬壽山里珍奇罕見的白皮松,在隴南市兩當縣楊店鄉卻是滿山遍野地生長,一排排,一行行,傲然挺立,形成一道奇特壯觀的風景。在群山林莽中生息著62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保護類動物多達356種,像大熊貓、金絲猴、羚羊等珍貴動物有75種,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是我國主要的大熊貓棲息地之一。水力資源充沛,境內河網縱橫,百川爭流,有大小河流、溝溪9382條,平均年徑流量132.51億立方米,可開發量260多萬千瓦,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旅游資源豐富,全市共有各類景物800多處,其中正在開發的景點有20多處,有些景點屬全省、全國一流,有些甚至是世界級的,具備很高的開發價值。礦產資源富集,有鉛、鋅、銅、錳、金、硅、重晶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礦35種,其中西成鉛鋅礦帶為我國第二大鉛鋅礦床,已探明金屬量為1200萬噸,遠景儲量2000萬噸;銻為我國第三大礦體,已探明金屬量14.94萬噸;文縣陽山金礦已探明金屬儲量308噸,是亞洲第一大“類卡林”型金礦。因而,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曾高度評價隴南為“寶貝的復雜地帶”。
隴南山奇水秀,風景如畫?!霸缰须]南,何必下江南”。這是原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蘇榮同志在隴南調研時,面對山清水秀的隴南,情不自禁地發出的贊譽。對于隴南,人們確實是了解得有些遲了,致使這個美麗神奇的地方還像一位蒙著面紗的少女,養在深山,不為人識。但這句話充分說明,隴南作為甘肅唯一的長江流域地區,其獨特的風光是多么迷人!這里資源豐富,氣候溫和,景色宜人,既具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又蘊含南疆之靈秀旖旎,二者渾然一體,相映生輝。文縣北部的洋湯天池,終年波光瀲滟,水天一色,是國內著名的四大天池之一;成縣雞峰山,林海茫茫,松濤陣陣,奇峰競秀,美不勝收;徽縣三灘的原始森林,綠蔭遮天,松柏蔽日,青翠蒼茫,讓人流連;兩當的“云屏三峽”,山高谷深,曲徑通幽,飛瀑深潭,神秘詭譎;西和“仇池山”因其歷史悠久,景色俊秀令世人注目;禮縣高天厚土,大堡子山,巍峨雄峙,秦風亙古,祁山遺存,諸葛神韻,使人仰慕;武都萬象洞,鐘乳石秀,琳瑯多姿,惟妙惟肖,氣象萬千,為西北最大的溶洞;宕昌官鵝溝森林公園,高山草甸,奇峰兀立,懸泉瀑布,峻冠天下;康縣陽壩茶園飄香,碧水魚躍,棕櫚凌空,游人歡歌。白龍江兩岸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魚米飄香,景色如畫;徽成盆地,平疇沃野,綠樹成蔭,村舍點點,田園風光,惹人迷戀。美麗的隴南以山為屏障,以水為心泉,點化生命,潤澤靈魂,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有序的樂章,吸引著五湖四海的游人墨客為之歌唱。隴南當之無愧地被譽為“隴上江南”和人類最適宜生活的地方。
隴南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約8000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據史料記載,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生于仇池,長于成紀”。西周時期,禮縣東部的西犬丘為秦早期都邑,襄公始國于此。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古墓群,被專家一致認定為是秦先祖的第一陵園――西垂陵園。這一重大發現不僅證明禮縣是秦始皇先祖的搖籃,是秦人統一華夏的出發地和秦文化的發祥地,而且奠定了隴南在先秦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東漢建寧年間,鐫刻的《西狹頌》摩崖石刻,以其字體結構方正大度、筆劃舒展平穩和“首尾無一缺失”的完整存留而享譽寰宇,令古今文人墨客嘆為觀止,是我國保存為數不多的漢代書法藝術瑰寶之一。漢末三國鼎立,地處蜀魏交界的隴南成為雙方拚殺的重要戰場,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演繹了千百年來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的西城弄險、揮淚斬馬謖、木牛流馬運糧草、姜維大戰鐵籠山等動人故事;魏將鄧艾假道宕昌、武都、文縣,利用陰平古道,長途奔襲無人之地700余里,裹氈滾坡,終于進軍成都,“得隴滅蜀”。魏晉南北朝時期,氐、羌部族首領在西和、武都、宕昌等地,分別建立過仇池國、武都國、陰平國和宕昌國等民族政權。東漢末年,西縣(現今禮縣)才子趙壹以《刺世疾邪賦》“名動京師”。李白入川時在隴南高嘆“蜀道難”。唐乾元二年,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西行客居同谷,寫下了《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這一千古絕唱?!度圃姟酚小皬埞?,兩當人”的記載,隴南張果老登真洞,為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張果老修行之地。宋金時期,吳玠、吳璘、吳挺兄弟父子,駐師隴南,抗擊金兵,取得輝煌戰績,與岳飛、韓世忠齊名。王羲之的后裔曾攜帶族譜在隴南的深山避難。五代時的文學家王仁裕以及清代金石學家邢澍等,眾多的文人墨客,為隴南留下了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2009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文物考古者在康縣望子關發現刻有“巡按陜西監察(御史)……示知一應經商人等……茶馬販通番捷路……”等字樣的路碑,據考證為明代前后官方所立,使隴南市康縣成為全國唯一有碑刻佐證的茶馬古道途經之地,填補了西北地區無茶馬古道文化的空白。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都先后長征途經隴南。在中國革命最嚴峻的時刻,黨中央在哈達鋪作出了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到陜北去的重大決策,改變了紅軍乃至中國革命的命運。哈達鋪是紅軍長征戰略轉折的重要決策地,是紅軍長征名副其實的“加油站”。它以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名載中國革命史冊??傊?,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隴南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堅忍的民族品格。
四月的隴南,麗日高照,春意盎然。我漫步在寬闊的長江大道上,目睹著蘭渝鐵路、蘭成鐵路、蘭海高速、成武高速的建設速度和成州支線機場、九武高速的立項,感受著隴南大地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作為隴南人,憧憬美好的未來,深感自信而豪邁,多日伏案審閱《隴南秦文化民俗資料》的疲勞,在暖風吹拂下消失殆盡,我脫口高聲朗誦起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為了愛你,我要跟時間決斗,把你接上比青春更永久的枝頭?!鳖D時,渾身煥發出無窮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