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興
防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是普遺的、長期的、根本管用的東西,是必須堅持的。但是,我們所要認識的客體總是因時而變、因地而變的。因此,人們的思想認識和在認識基礎上產生的理論,必須不斷地發展,不斷的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時俱進地,審時度勢地把握和應對發展變化著的客觀世界。很長時期以來,大多數人都搞不清楚,馬克思主義應當堅持什么,應當發展什么。歷史上不少人由于分辨不清這個問題,總是機械地死抱著某些經典論斷不放,從而掉人了唯書、唯上的教條主義泥潭。毛澤東曾尖銳地批判教條主義連狗屎都不如。。只有能準確地把握住堅持什么、發展什么的人,才會成為英明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三代領導者就是這樣的人。
防拷回顧中國共產黨80多年的歷史,實際上是黨的正確路線的代表者與僵化的馬克思主義、教條主義者不斷斗爭的歷史。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就是黨的第一代領導人在與形形色色的僵化的、教條主義的錯誤路線的斗爭中形成的。毛澤東思想是那個歷史時期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發展了的活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的偉大貢獻在于他創造性地提出了,用“實事求是”概括了的一整套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線。有了正確的思想路線。才會產生正確的政治路線,才會指導中國革命的勝利。
防拷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在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產生了鄧小平理論。這個理論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么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中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鄧小平的偉大貢獻在于他提出了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概括了的一整套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線。因為在改革之初,如果不通過解放思想去打破唯上唯書的“兩個凡是”的教條主義的禁錮。是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地從中國的實際出發,進行改革和開放,提出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及包括“一國兩制”等一系列創造性的決策的。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防拷當世界進入20世紀與21世紀交接的時候,面對高新技術和信息化的浪潮以及經濟全球化的情勢,面對多極世界與單邊主義的強權政治的斗爭。在國內,當中國的改革進人深層次的攻堅階段的時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深層矛盾與問題需要解決。在黨內,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執政50多年后,黨的建設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回答和發展。事實上,黨內新、舊保守主義者已經對改革提出了反對性的質疑??傊?,面對世界,面對國情,面對黨情的多種重大的新變化,必須在思想路線與理論方面有新的突破與發展?!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在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的實踐基礎上,由第三代領導人共同包過而產生的。江澤民同志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既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又是新的創造性的發展。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思想,有著鮮明的時代感和很強的針對性。
防拷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部署,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都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創造性地豐富著馬克思主義在當前中國的實踐與發展。其最大的特性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著眼改革實踐的特點,著眼開放實踐的時代特征,著眼人民群眾在改革中的呼聲與創造,從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的、精神的和政治的要求為實踐的出發點?!皥猿忠匀藶楸?,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和“五個統籌”的提出,都是對“發展是硬道理” 的發展現的創新與發展。它充分體現了“三個代表”的精神實質.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在深化改革方面還有一系列理論上的新突破。比如: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概括為社會主義的新的基本經濟制度。提出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多樣化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確立了勞動、技術、管理、資本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分配制度,提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新概念,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以法治國作為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政治文明比政治民主要寬泛.得多,民主、法制、政務的高效與廉潔、對人權的尊重與保障等等都是政治文明的范疇??傊?,創新與發展之處還有很多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再列舉了。
防拷馬克思主義從來都是在發展中得到堅持的,離開了發展講堅持,那只能是思想僵化的和教條主義的東西。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不同時代結合中國的實際,創造性地對馬克思主義做出的重大發展與堅定的堅持。堅持與發展初看起來是一對矛盾著的概念,只有用辯證法的觀點去認識,才會是統一的、相依相存的。
(作者系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甘肅省委會主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