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設施。公路綠化不僅可以鞏固路基、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條件,而且還可以為司乘人員誘導視線、減輕眼睛疲勞,有利于行車安全。尤其在風沙地區,公路樹木同時又是防護林,對防風固沙,保障農田穩產起重要作用。近年來,白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路綠化建設,提出了打造白銀生態長廊,構建都市生態圈的戰略構想,并將建設3500公里綠色通道工程列為白銀市“十二五”期間“八大工程”之一,全市公路綠化工作取得較大的成績。但是,由于白銀市地形復雜、氣候環境惡劣,造林難度大,植樹成活率低。另外,受財力物力投入不足,管護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約,白銀市公路綠化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下面就白銀市公路綠化工作提出一些具體意見和建議,供參考。
一、白銀市公路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各級政府對公路綠化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除高速公路由省上綠化外,國道、省道的綠化由所經過縣區負責,國家及省、市都沒有專項投入。限于財力、物力和技術等因素制約,多年來這項工作進展緩慢。
(二)綠化技術措施落后,導致樹木成活率低、綠化效果差。年年栽樹,年年不見樹。
(三)有關管理制度不完善。比如高速公路的綠化,雖然投入較大,但有關管理制度跟不上,特別是缺少有效的監理機制,產生的效果與投入的資金不成比例。
二、加快白銀市公路綠化工作進程的保障措施
(一)資金投入保障措施
積極向國家和省上爭取公路綠化的專項資金。市、縣兩級財政每年的生態建設資金中要列出用于公路綠化的專項資金。
(二)技術保障措施
1、采用節水灌溉技術。通過滴灌、滲灌、涇水根灌、插管根灌、膜孔灌技術,起到節約水資源提高成活率、促進林木和草本植物生長的效果。
2、采用蓄水池人力手搖泵點灌技術。由于公路造林的特殊性,除過境城鎮等特殊路段外,使用機械灌溉的成本太大,若采用在路旁一定間隔距離處建小型蓄水池,使用便攜式人力手搖泵抽水點灌,則可大大節約造林成本,提高樹木成活率。
3、要大力引進使用保水劑等先進技術。保水劑是一種獨具三維網狀結構的有機高分子聚合物。在土壤中能將雨水或澆灌水迅速吸收并保住,變為固態水而不流動不滲失,長久保持局部恒濕,天旱時緩慢釋放供植物利用。廣泛用于土地荒漠化治理、農林作物種植、園林綠化等領域。是世界公認的抗旱保墑最有效的微水灌溉用品。保水劑除能吸收本身重量300-500倍的水外,還具有吸肥、保肥、改良土壤、降溫保溫、安全無毒、適用面廣、使用壽命長(2年)等特性。我市的氣候條件十分嚴酷,屬于干旱、半干旱地區,蒸發遠遠大于降雨量,因而在綠化造林中使用保水劑技術是非常適合的,效益也將十分顯著。
(三)制度保障措施
除現有綠化造林制度外,要建立綠化工程監理制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綠化工程的市場化運作使實施綠化監理成為必然趨勢,發達地區已成立了不少這樣的監理機構。
綠化監理是工程監理,分為兩個層面:第一,流程質量控制,即在綠化施工過程中規范操作流程,每一道工序都要進行檢驗;第二,生物質量控制,綠化監理的主體是生命體,更重要的是生物工程范疇的監理,必須改結果監理為過程監理。要在高寒、干旱的西部地區確保綠化工程的實效,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嚴格控制。
綠化成敗的關鍵在于苗木的成活率,而要保證成活率就要從苗源控制這一根本抓起。同一品種的植物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表現也會不同,另外,苗木首次成活以后的越冬抽干問題是西部地區植樹的最大難題,因此,要使苗木適應西北地區環境一定要選擇本地苗圃培育的苗源,且要經過三年以上的本地訓化以適應氣候,降低死亡率。環境監理工程師盡可能親自到苗圃考察,選擇經過三年訓化且健壯的幼苗號苗,即對達到要求的苗木貼上有工程師簽名的標簽,以防中途被掉包。在起苗和運輸過程中也有專人監控,保證所取幼苗挖根深度和帶土量滿足要求。到栽植地,還要再進行抽檢,合格的方可移栽。為對栽植過程實施有效監控,環境監理小組采取逐一標段開工,集中有限監理人員對挖坑、栽植方式、灌溉等每一道工序以巡視、旁站的方式全程監控,發現不合格操作立即要求返工。
(民盟白銀市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