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類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于隨意亂丟亂扔,難于降解處理,以致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白色污染在城市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但在農村有泛濫成災之勢。農村的公路沿線、田間、地頭處有許多廢棄的農用地膜、超薄塑料袋、煙殼、各種食品包裝袋,令人觸目驚心。
天水市農村的白色污染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廢棄的農用地膜造成的污染;二是生活垃圾中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據了解,天水市實施的地膜玉米種植和近兩年推廣的雙壟溝玉米種植為廣大高寒、干旱農村地區的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之而來的污染問題不容忽視。許多農用地膜在使用之后,被隨意棄置在地里,風吹日曬,四處飄搖。由于塑料類垃圾不易降解,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很長,一般可達200——400年,有的可達500年,這些塑料地膜長期殘留在土壤中,會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不易透水透氣,影響農作物的生產發育;有些地膜被風吹走,會形成視覺污染,家畜誤食后還會導致病死;有些落到溝渠等處會污染水源;殘留的地膜越來越多,如果被收集起來焚燒,又會形成更加嚴重的空氣污染。另外,在天水市農村,生活垃圾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自我消化,沒有集中的垃圾堆放點,更沒有垃圾處理系統。
因此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環保意識。讓農民群眾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倡導農民進行“綠色消費”,增強環保意識,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要把清潔的不再用的地膜、農藥袋、肥料袋、食品袋、飲料瓶等塑料品集中妥善放置,不要棄置戶外。提倡多使用布袋、紙袋、木筐等,逐步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2、在農村建立垃圾集中處理制度。在每個村建立一個固定的垃圾投放點,有專門人員及時清理,拉到指定的地點進行集中處理。
3、回收再生利用,塑料變成能源。塑料回收實行政府引導、補貼,可以采取上門回收、流動回收、固定地點回收等方式,廢品換成錢,多數農民愿意干?;厥諒U塑料并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廢塑料回收到廠后,進行分類、清洗后再通過加熱熔融,即可重新成為制品。
4、塑料袋換農資,省成本又環保。一定數量的舊塑料包裝(或補差價)換農資如農藥、肥料、地膜、種子、防毒衣等,不僅節省農民種田成本,而且污染大為減少,否則,廢棄塑料日積月累成惡性循環?!?/SPAN>
(梁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