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銀市各縣區都實行了農村低保,讓低于當地生活標準的農民有了最低生活保障。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農村群眾惠民政策。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體現。但這個政策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
一、8%以上的低保率面太大,鄉鎮、村委會不好界定同一部分人該享受低保還是不該享受低保,引起了一些的社會小矛盾。
二、低保戶不保個人做法有待商榷。有些家庭總體條件不錯,但由于有一人符合享受低保條件,就得保全家,這個規定,相對來講不公平。
為此,我們建議:
一、提高農村低保補助標準。
二、只要有5%的低保面完全可以做到應保盡保,而且大家沒有意見。
三、打破保戶不保個人的做法,保初中以下學生,60歲以上老人及沒有勞動能力的人,不保有勞動能力的成年人,針對個人,不對一戶,以防養懶漢。
(張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