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水市民主黨派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對天水市近年來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調查發現,天水市的各項強農惠農措施扎實有效,各項政策都很好地落到了實處。
2007年至2009年,通過農業生產類補貼、社會保障類補貼、救災救助類補貼、特定群體類補貼等26項政策,共落實各類強農惠農補貼資金24.5億元,2009年落實各類強農惠農補貼資金9.96億元,較上年增長20.9%,有力的改善了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縮小了城鄉貧富差距,促進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其中2009年主要補貼項目有:1、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天水市糧食直補2168萬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16091萬元。2、農作物良種補貼。天水市農作物良種補貼共執行兩項,包括小麥良種補貼和馬鈴薯良種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3019萬元,比2008年增長1904萬元。3、農業機械購置補貼。2009年全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1315萬元,比2008年增長73%,國家對購置農機補貼比例達到31%。4、退耕還林補貼。2009年涉及兌現退耕還林糧食補助和生活費補助,全市共計13293萬元。5、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助學補貼。2009年學校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達到2851萬元,農村中小學“兩免一補”達到25239萬元,使農村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自天水市對農村農民發放補貼資金實行“一冊明、一折統”的辦法以來,從根本上解決了“七多”問題,同時最大限度減小了“三高三低”現象,為促進農村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具體落實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強農惠農政策宣傳不到位,鄉村干部宗旨意識和法制觀念淡漠,強農惠農資金撥付滯后,直接從惠農資金中抵扣社會公益事業資金的問題比較突出,補貼標準偏低、抵消了農民的積極性,操作方法仍需進一步研究和簡化等。
(來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