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以秦州、麥積中心城區為依托,按照“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相向發展、新區開發、組團發展”戰略,堅持土地集約、產業聚集、要素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則,拓展城市空間,夯實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層次,建設國家級衛生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歷史文化旅游城市。到十二五末,城市建成區人口達到65萬人,面積控制在60平方公里。
但是目前天水市兩區相向發展促進天水城市建設中還存在許多問題:規劃相應滯后,沒有具體措施;行政中心集中在秦州區內,區內房地產過渡開發,破壞了歷史名城的風貌;城區空間狹小,建筑密度增大,城市功能不合理,房價不斷上漲,加重了人民群眾生活的負擔等。因此我們要進一步研究天水城市建設現狀,在十二五期間,借助機場遷建和成紀大道北山路建設的機遇,加快秦州麥積城區相向發展。
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機構,做好具體規劃推動兩區相向發展的前期工作
在全面宣傳凝聚共識的同時建立相應的專門工作機構。建議盡快成立“秦州麥積相向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市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市級相關部門、區縣領導及專家組成。鑒于此項工作專業強、層面高、事務多、過程長,因此建議領導小組專設辦公室,負責規劃制定,協調聯絡和處理具體工作事務,并根據相應的職責與目標任務分設具體工作部門。
二、緊緊抓住重點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投融資力度
秦州、麥積兩區作為天水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的中心,相向發展成功的前提是要把兩個區域內的經濟總量做大,投資拉動是重點,重點項目是關鍵,急需進一步加大投融資的力度。充分利用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機遇積極爭取國家、省上資金,還要多渠道融資和加大市本級投資力度;組織實施好已確定的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成紀大道建設等重點項目;積極策劃一批有輻射帶動作用的新的重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以行政中心的東遷帶動兩區相向發展。
三、城鄉統籌,認真完善城中村改造規劃
隨著天水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城中村必然要在城市發展中消逝,解決好失地農民的生存發展是關系到天水社會穩定發展的大事。要進一步摸清兩區之間城中村村民的現狀,按照現代城市發展和農民的需求編制好城中村的改造規劃。同時市上要成立相應的組織,落實配套政策,制訂相應措施,落實失地農民的生存、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保證城鄉協調,和諧發展。
四、著眼秦州——麥積一體化目標建設
秦州-麥積一體化并非僅僅是兩個區域簡單連接起來,而是形成有規模的區域城市集群,提高城市競爭力。一要加大電力、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區域土地資源,不斷優化兩區之間發展硬環境,二要拓展資源共享領域,加強土地、礦產、水等資源的統籌開發利用工作,合理配置資源要素,不斷拓展資源要素共享的新領域,切實增強城市發展的綜合保障能力。三要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做好城區建設功能分區、商住及產業布局,著眼于區域合力形成,合理調整各方利益,加快城區建設步伐。
(來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