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昌市農技推廣工作現狀
近年來,金昌市農技推廣體系組織推廣了大批農林牧新品種和先進實用新技術,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和農村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縣、鄉三級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市設農技中心,內設農技站、種子站、植保植檢站、園藝站、土肥站、農業環保站、農廣校、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 縣設農技中心、區設農技站,承擔農技、植保、土肥、經作、農產品質量監測等工作。各鄉(鎮)整合農技、林業、農經、農機各站,建成了農業中心。近幾年,通過項目投資建成了清河、東河、雙灣3個農技區域站。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思想觀念落后,獲取知識途徑少,整體素質不高;
二是基層技術力量薄弱,影響了農業新技術成果推廣轉化;
三是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專業化程度低,知識老化;
四是村級農技推廣服務機構處于空白;
五是農技推廣資金來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機制。
為此我們建議:
(一)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培育造就新型農民。進一步整合優化現有農民教育培訓資源,建立健全政府組織、農業部門主導、農科教結合、社會廣泛參與、資源合理配置的農民教育培訓網絡。著力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民技術員、農民企業家和能工巧匠隊伍,使他們成為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帶動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經濟。
(二)加強科技示范推廣,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科研部門、大專院校聯合開展科研攻關,開展科企合作,發展農科教示范企業。鼓勵農技人員領辦、創辦各類農業技術示范園,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引導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建立引進、試驗、繁育、示范、推廣、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路子,重點抓好科技示范戶的選拔培養,帶動更多的群眾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業科技的轉化率和入戶率。
(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測預報、防控處置和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預警;加強對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的監督管理,避免盲目引進、盲目大面積推廣應用現象的發生,堅持走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四步走的路子;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防止農業內源污染。
(四)增加資金投入,改善推廣條件。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搞好站房和科技示范場建設,切實改善農技推廣條件,不斷提高技術推廣的現代化水平。同時,增加公益性農技推廣項目的資金投入,擴大項目覆蓋面,延長項目實施期,以充分發揮技術推廣機構的公益性職能。
(李海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