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和矛盾的凸顯期,多種社會矛盾明顯向官民矛盾集中轉化,天水市上訪事件近年有所上升,就業、教育、下崗補償、醫療社保、征地拆遷、勞資糾紛、復退軍人待遇、市政建設等各種矛盾集中激化,這與政府在經濟社會轉型中長期擔任主導角色,公民政治參與素質提高和要求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愿望增強密切相關。
建議如下:
一、信息公開,這是居民有效參與的前提
滿足居民的知情權,為其提供足夠的信息,是促使和保證居民參與決策的先決條件,如在街道或社區公告欄及社區網站對市政規劃、道路開挖、小區改造、教育、醫療衛生、行政執法等信息進行公示,信息公開的程度和獲取信息的途徑直接影響公民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二、完善政府決策過程中居民參與的機制
在相關居民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如小區改造的方案、學校學位的配置、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建立利益協調機制和利益表達、對話機制,如召開聽證會或各種征詢意見會,讓居民與政府職能部門之間進行雙向協商與溝通,實現各種利益關系的平衡。
三、推進公共決策執行監督上的公民參與
公民監督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參與形式。政府應該為市民提供暢通的政務評價和舉報的渠道,建立正常的輿論監督機制,保障市民的正當利益,激起他們的政治參與熱情。同時也把市民的監督工作納入行政效能監察評估范圍。通過推進和保障公共決策的市民有序參與機制,實現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提高市民的滿意度。
(來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