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委、市政府“東擴西進”戰略的逐步實施,榆中縣城區規模在擴大,城區人口在增加,城區居民對水的需求總量也在逐年增長。
榆中縣城區用水有三個來源:一是依靠興隆峽水源保護區分布的6個機井抽取的地下水;二是截引羊道溝保護區的地表水;三是萬家莊10萬立方米調蓄水庫,在非農灌季節引入興隆峽水進行供水儲備。從前幾年的情況看,以上水源基本滿足了縣城和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需求。然而從去年秋至今,榆中天氣持續干旱,一直無有效降水,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目前6眼機井日出水量小于1500立方米,不足往年一半;再加上中部農村“人飲工程”取水量增加和春耕農灌的因素,興隆峽水每日補給水庫的水量極為有限,致使調蓄水庫存量頻繁告急,城區供水形勢十分嚴峻,引起了市民的高度關注。
盡管榆中縣政府采取限時限量、降壓供水、籌建機井等措施來暫時緩解供水壓力,但是依據《榆中縣城總體規劃》,到2015年,榆中縣城區總人口將由現在的5.5萬人增長到10萬人,日最大用水量將由目前的6000立方米增長到12000立方米。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榆中縣城區居民人口將增一倍,對水的需求量將翻一番。
目前,水已經成為東擴策略實施中的一大難關,如果沒有充足的水利資源,大規模經濟建設就會受到嚴重制約,“東擴計劃”就沒有切實可靠的保障。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榆中縣城區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狀況,我們建議:
一、短期內采用打井取水的辦法,緩解供水缺口。建議在興隆峽水源保護區內新打機井,利用深層地下水資源暫時緩解城市供水缺口。
二、將蘭州市供水管網東擴,從市區調水到榆中縣城。目前,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的輸水線路已建到榆中夏官營的大學城,建議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從大學城向榆中縣供水進行可行性調研和論證,盡快向榆中縣城區供水。
三、盡快上馬調水項目,從洮河水源取水。洮河為黃河上游支流,水質好且水量足,與榆中新營鄉直線距離只有20多公里。如果將洮河水輸入榆中盆地,是一個既經濟又便利的解決榆中水資源的根本辦法、長久之策。
接引洮河水供應榆中縣城。根據引洮工程設計方案,榆中出水口位于高崖鎮,主要解決高崖、甘草、清水的人飲及農灌,縣水務局正在積極協調爭取將洮河水調入雨中縣城,以解決縣城及周邊村社的人飲與農灌。
(劉朝 孫志誠 康新方) |